教育的意義
中文字義
- 說文解字謂:「教,上所施,下所效(模仿)也;育,養子使作善也。」
- 禮記學記:「教也者,長善而救其失者也。」
- 中庸: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」
- 孟子。盡心篇: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樂也」(「教育」一詞使用之始)
西方字義
- 「教育」一詞,英、法文皆為「Education」,皆是由拉丁字詞「Educare」轉化而來。
- 「E」在拉丁文中有「出」的含意在,「ducare」則有「引」之意味,故二者合起來有「引出」之意。
- 中西字義之比較:
- 中國對於教育的詮釋較側重於「道德良善」、「倫理」。
- 西方對於教育的詮釋較側重於「引導」、「開展」。
廣義的教育
- 係指外在的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環境對於個人所施予的各種影響,故若利用自然或是社會環境來改造經驗,既可稱之為教育。
- 此種教育形式較傾向於無特定目的、計畫以及制度,亦無特定的教學環境以及行政組織,故亦可稱之為「生活教育」。
狹義的教育
- 專指有意實施的教育,因此較傾向於有特定目的、計畫、制度與教學組織。
- 此種教育類型如現今的學校體制,有固定的教材、教師以及規劃過後的教育環境。
從學科的觀點出發
- 哲學:教育有助於「使人成為人」,前者的「人」指的是未歷經磨練的自然人,後者的「人」指的是成熟的「社會人」
- 心理學:教育有助於個體達到自我實現與超越
- 社會學:教育有助於個體進行社會化,融入社會生活
- 生物學:教育有助於個人經驗重組與改造,以適應環境。
- 經濟學:教育有助於開發國家的人力,以促進經濟發展。
- 文化學:教育有助於個體的文化陶冶,進而促進文化的選擇、保存、傳遞、創造與更新。
教育本質
- 內涵性:係指教育同時具有行動的過程以及結果,而教育內涵通常依據學者的觀點而有所不同,所以也會導致不同的行動過程以及結果。
- 時代性:教育的意義也會隨著時代的不同而有所改變,所以教育的目的、內容、教學也會有所不同。
- 問題:常用過去的知識,教現在的學生,使其接受未來的時代。
教育功能
- 依層次分
- 個人層次:維持個體生存,發展個人能力
- 社會層次:傳遞社會文化,促進社會進步
- 國家層次:促進國家建設,延續民族生命
- 世界層次:改善人類生活,促進世界和平
教育隱喻
- 教育即接生:強調由內而外的引導過程,而非由外而內的灌輸或訓練。
- 教育即塑造:強調教育的外塑功能,主張「教育萬能論」,亦即「給我一打的小孩,我將可以把他們培養成我所想要的行為與表現」。
- 教育即雕刻:強調教育的過程如同雕刻大理石一般,要依照其材質以及紋路來雕刻之,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。
- 教育即生長:認為教育的過程與園丁栽培花木一般,學校為花園,教師為園丁,學生為花草,重視學生的主動、活潑及自然性。
- 教育即撞鐘:比喻教師為鐘,學生為撞鐘者,撞大力則得大聲,撞小力則得小聲,相當重視學生的主動積極學習以及教師的豐富學識。
教育規準
R. S. Peters
- 觀念分析學派學者
- 目的:提供作為判別教育活動的依據
- 必須要符合三大規準,才可稱作是「教育」:
- 合認知(求真):教師教導學生必須以事實真理為基礎前提,培養學生批判思考、明辨是非之能力。
- 合價值(求善):教育活動與歷程必須植基於合理、有意義以及道德良知之上。
- 合自願(求美):教育活動與歷程必須考量到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其自由意志,不可強迫之。
教育概念分析
I. Scheffler
- 觀念分析學者
- 針對教育的內涵進行整理:
- 「複合性」概念:教育概念抽象且複雜,活動範圍廣泛,包括學習、訓導、輔導、考試、課程、學生、教師等等,都與教育有關。
- 「爭議性」概念:教育的意義分歧,有時也會與灌輸、訓練等概念相互混淆。
- 「多樣態」概念:教育歷程是多樣的,如教、學、輔、訓、評等等,故不是單純或單一的活動。
- 「工作(任務)-成效」概念:教育同時包括過程以及結果,無論是外在目的還是內在目的,教育都需要有成效才有意義。
教育、非教育與反教育之比較
- 教育:若有助於個人生命潛能開展、增進個人的自尊、自信者,皆可稱之為「教育」。
- 非教育:若未對個人產生教育之正向或負向作用者,可謂之為「非教育」。
- 反教育:不利於個人,甚至阻礙個人發展,未能符合價值、認知、自願者,可稱之為「反教育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