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概論-05:教育的理論基礎 - 心理學 II

新行為主義學派學習理論

  • 代表人物:班杜拉(A. Bandura)
  • 又稱為「新行為主義」
  • 又稱為「三元學習論」(社會學習論
    • 學習是三者 (P x E x B) 彼此互動後的結果
      • P (Peron): 個體對環境的認知
      • E (Environment): 外在環境刺激
      • B (Behavior): 個體所表現的行為
  • 認為增強並不是刺激反應聯結的最重要因素,只是一種對環境訊息的認知而已。人在刺激與反應聯結之間,會有一段具有中介作用的認知歷程
  • 學習並非全然來自於個體實際經驗
  • 個體的行為會受別人的影響而改變
  • 故特別強調「觀察學習」與「模仿」。
  • 透過觀察而模仿,包括下列幾種類型:
    • 直接模仿」:直接看到並模仿
    • 綜合模仿」:綜合好幾次的模仿經驗才模仿
    • 象徵模仿」:學習到行為背後象徵的意義
    • 抽象模仿」:學習到抽象的原理原則
  • 被觀察者稱為「楷模」(Model),學習楷模行為的過程稱為「模仿」(Modeling)
  • 模仿學習 (替代式學習):個體經由觀察他人的行為改變歷程和行為改變結果(替代性增強),而間接學習到的行為改變。
  • 在同樣的社會情境中,不同學習者未必會經由觀察而學到同樣的社會行為
  • 兒童模仿的主要對象:
    • 重要他人
    • 同性別
    • 表現傑出的同儕
    • 同年齡與社會階層
  • 觀察學習階段:
    • 注意:注意到楷模本身 (是否是重要他人? 是否重複出現?)
    • 記憶(保持):將觀察的結果記憶保留下來
    • 再生:學會了如法泡製該行為
    • 動機:於適當時機將學到的行為表現出來

新行為主義理論的教育應用

班杜拉 (Bandura) - 觀察學習理論

  • 按照學習者的個別差異,安排適當的楷模
  • 注意學習者觀察的四大歷程 (一切學習以引起注意為基礎)
  • 提升學習者的自我效能
  • 培養學習者的自我調節能力而達到自律
  • 身教重於言教
  • 使用「漣漪效應」(庫寧,J. Kounin)

認知主義學派學習理論

  • 主要觀點:
    • 注意到人類行為的內在歷程解釋
    • 主張學習乃是內在知識狀態的改變,而非外顯行為反應的改變
    • 學習是個體在學習情境中,應用已有的認知結構去認識辨別,以致理解外在事物間的關係,增加自己的經驗,從而擴大、提升自己的認知結構,在既有知識基礎上獲得新知的歷程。
    • 認為學習是內發的主動的

發現學習論

  • 代表人物:布魯納 (Bruner)
  • Bruner - 表徵系統論
    • 動作表徵:運用動作來認識世界。
    • 形象表徵:以實際物體存留於記憶中的心象來獲得知識。
    • 符號表徵:運用符號、語言來獲得知識。
    • 正確或錯誤答案皆具「回饋」價值

意義學習論(意義接受學習)

  • 代表人物:奧蘇貝爾 (Ausubel)
  • 理論觀點:
    • 教師教學必須配合學生的認知結構,以產生「有意義的學習」。
    • 要領概念
      • 係指對事物的整體而長期概念
      • 就是人的先備知識。
    • 附屬概念
      • 係指對事務的細部、短暫概念
  • 前導組織」的提供:係指將新知識中的主要概念整理出來,作為學生學習新知識之前的理解,此舉將有助於新知識與舊知識相互串結。
  • 教材的呈現採取「漸進分化」(從一般概念到詳細內容講解)與「統整協調」(將分化知識加以統整)兩個原則。

訊息處理理論(學習信息加工論)

  • 意義:個體學習歷程中,從接受刺激到反映的心裡歷程,稱為訊息處理過程。
  • 理論觀點:
    • 感官收錄:係指因為感官所收錄的極短暫記憶。
    • 短期記憶:因感官收錄,經過注意之後所存的短期記憶。其中能再透過「運作記憶」,以對訊息作更深層的理解。
    • 長期記憶:透過「複習」,使得短期記憶能進入長期記憶。包括「情節記憶」(生活情節的實況記憶)與「語意記憶」(語文所表達的意義之記憶,包括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)。(G. Miller - 意元集組)
    • 訊息處理過程:輸入、編碼(多碼)、貯存、檢索(舌尖效應)、解碼、輸出。

認知主義理論的教育應用

啟發式教學法

  • 理論基礎:布魯納的發現學習論
  • 特點:
    • 安排具結構性的學習環境。
    • 教師事前講解明確、清楚。
    • 再由學生主動學習探索
    • 提供螺旋式課程(邏輯組織化、加深加廣)。
  • 可能限制
    • 學生必先具有相當的先備知識先備技能,否則無從主動從事發現學習,故較不適合小學中低年級。
    • 自行探索遭遇疑難時,若求助教師卻又不得要領,恐會減低其求知動機。
    • 團體討論時間常被能言善道的少數學生所佔據,影響其他兒童學習機會。

講解式教學法

  • 理論基礎:奧蘇貝爾的意義學習論
  • 講解式教學法(闡釋性教學)之特點,包括三階段:
    • 提供前導組織
    • 呈現教材
    • 講解教材(採取「漸進分化」與「統整協調」)

後設認知

  • 理論基礎:訊息處理理論
  • 後設認知(Metacognition)意涵:
    • 後設認知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認知的歷程、結果的再認知
    • 後設認知包括三方面的認知
      • 後設認知知識
      • 後設認知經驗
      • 後設認知技能

人本主義學派學習理論

  • 理論基礎
    • 受當存在主義現象學等等以人為本的哲學思想派別影響
  • 學派主要觀點
    • 重視個體的獨特性價值性
    • 重視人的主觀意識經驗
    • 人具有學習的潛能,以及對外界事物具好奇心
    • 人性的最高價值在於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,故個體行為受到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需求的驅使
    • 有別於行為主義側重行為或認知學派側重行為與知識學習,人本主義較關心學習歷程的感受

馬斯洛 (Maslow) - 需求層次論

  • 人類需求層次為
    • 基本需求
      • 生理需求
      • 安全需求
      • 愛與隸屬需求
      • 尊嚴需求
    • 衍生需求
      • 認知需求
      • 審美需求
      • 自我實現需求
      • 自我超越需求
  • 重視學習的內發,而非靠外鑠,亦即從學生的需求著手,引導學生學習
  • 高峰經驗:係指個人在朝目標努力過程中,當獲致成功的時刻,心理的感受與滿足感

康布斯 (Combs) - 場知覺論

  • 知覺:係指人對環境的感受,與認知心理學的「知覺」不同。
  • 教師必須深入理解學生所處的情境,才能體會其知覺感受
  • 改變學生行為不能僅從外在行為作改變,而應該觸及知覺價值層次。
  • 實施情意教育的重要理論基礎。

羅杰斯 (Rogers) - 人本治療學派

  • 以學生為中心:學校教育應該以學生為中心。
  • 自由學習」原則:人天生具有學習的潛力,教學要能提供學生無威脅的學習情境
  • 強調「真誠一致」、「無條件積極關注」、「同理心」等師生互動關係。

人本主義理論的教育應用

教育主張

  • 強調「以學生為中心」的教育理念
  • 學習是學生主動自願選擇的結果,當教師教學讓學生感到有興趣時,學生才會自動學習
  • 學習貴在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與創意
  • 反獨重知識技能學習之缺失,認為學習不該侷限於知識與技能層面,也要包括情意層面
  • 學校為學生而設、教師為學生而教,宜提供自由與開放之學習環境
  • 培養各種人味兒之人文素養 (如真誠、關懷、讚許、同理心等等)
  • 重視全人教育理念

教育實踐方式

  • 教學上的自由學習 (Freedom to Learn)
  • 合作學習 (Cooperative Learning)
  • 價值澄清教學法 (Value Clarification)
  • 開放教育 (Open Education)
  • 道德教育 (Moral Education)
  • 實際學校例子:英國夏山學校 (Summerhill) 、臺灣森林小學、毛毛蟲小學等等學校型態實驗教育
  • 所受批判:當教師被學生打的時候?
Built with Hugo
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